3月31日,华为发布2024年财报。报告显示,华为2024年实现全球销售收入862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626亿元人民币;经营活动现金流为884.17亿元,同比增长26.7%。
具体到业务板块,2024年,ICT基础设施业务收入为3699.03亿元,同比上涨4.9%;终端业务3390.06亿元,同比上涨38.3%,云计算业务收入385.23亿元,同比增长8.5%;数字能源业务686.78亿元,同比增长24.4%;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263.53亿元,同比增长474.4%。
2024年,我们见证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工智能技术即将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并加速进入商用普及阶段,个人、家庭和企业都将因为人工智能发生深刻变化,通信网络的容量、联接时延和网络架构也都将因为人工智能全面升级,推动各行各业走向全面智能化时代。华为将加强技术创新投入,六大板块都迎来相应增长。
其中,联接产业,5G-A正当时,网络与AI加速融合。AI加速入端,AI终端、智能网联车、AI智能体将带来海量新联接,AI数据中心迈进十万卡时代。智能联接的多样性需求、网络流量结构的显著变化,推动通信网络迈入“以AI为中心”的新阶段,5G-A和万兆接入全面加速,实现随需用智。为满足AI时代“联人、联家、联车、联物、联行业”等多样化联接及体验需求,移动宽带、家庭网络、企业园区正在全面迈进万兆接入时代。目前,全球70多款终端支持5G-A,60多家运营商及产业伙伴完成商用发布,5G-A正在全球规模部署,并向全频段、一网多能、泛在的通/感/算/智融合演进。极致体验驱动50G PON和Wi-Fi 7在家庭和企业场景成为主流,加速万物互联走向万智互联。
算力基础设施 :算力无处不在,加速行业智能化。AI正沿着两条路径飞速发展,推动算力需求持续增长,持续探索通用人工智能(AGI),借助超大规模计算突破模型认知边界,不断提升智能化的高度;加速AI在千行百业落地,降低AI使用门槛,持续拓宽智能化的广度。
云面向AI全栈升级,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AI从通用技术加速向行业应用深化,AI云服务成为很多企业推进智能化的最佳选择。云上提供随需而用的澎湃算力、开箱即用的业界主流大模型、多模态数据治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等服务,大幅降低企业应用AI技术的门槛。云上随需而用的澎湃算力,帮助企业实现低成本试错和快速验证。AI软硬件技术快速演进迭代,多代际产品共存,机房环境要求高……相比自建AI算力模式,云平台展现出敏捷优势,企业可以在云上实时、按需获取超大规模、灵活弹性、高效稳定且极致性价比的AI算力,加速企业AI业务创新进程。
智能终端终端走向AI原生化,全面迈向智慧全场景时代。AI与终端加速融合,终端从AI APP化、AI功能化阶段,跨步迈入AI原生化。AI原生化阶段的终端同时具备两个典型特征,其一,技术全栈全面实现AI为中心,即基于端、芯、云协同的架构,AI技术与终端操作系统深度融合,从内核到系统应用实现全面智能化;其二,系统级AI智能体为交互中枢,能够准确理解用户意图、分解与执行任务、提供个性化服务,帮助用户提升效率、解放创造力。AI已成为终端用户体验关键要素之一,AI原生终端加速放量、渗透率快速攀升,业内多家研究机构预测未来两年AI手机和AI PC渗透率均将超过50%。
智能汽车智能驾驶引领行业变革,加速智慧出行时代的到来。智能驾驶技术在AI助力下,正重塑我们的出行方式,为每个人带来更安全、更包容的智慧生活。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不断创新,引领行业向高阶智驾前行。多传感器融合异构,实现高精度环境建模;智能驾驶计算平台不断突破算力瓶颈,构建先进的车规级计算底座;算法架构从分段建模到全域端到端,算法开发模式从单点突破转向数据驱动的持续迭代,使汽车直接从感知数据中学习驾驶任务所需的映射关系,实现更加智能和自主的驾驶行为。
数字能源,三新能源基础设施加速成为智能时代的能源底座。以高质量、高安全、高可靠为特征的三新能源基础设施,即新型电力系统能源基础设施、新型电动出行能源基础设施和新型数字产业能源基础设施,正加速成为智能世界的能源底座,支撑智能世界绿色、智能和安全。新型数字产业能源基础设施加速普及,满足千行百业全面智能化对“绿色电力”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AI技术应用的普及和深化,算力需求持续攀升、能源瓶颈愈加凸显。“有电用、有绿电用”成为算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全球多个国家均出台算力电力协同发展政策与计划。光、风、氢等为主的新型供电系统将普遍应用于大型低碳数据中心和低碳站点,为智能世界提供绿色能源底座。
华为坚信“质量为企业的生命”,坚持“以质取胜”。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做到产品生命周期内免维护;华为将三十多年的质量管理经验延伸到所有的合作伙伴,构建全流程、端到端的质量管理体系,共同推动相关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必一运动官网
在研发方面,华为2024年研发投入达到1797亿元,约占全年收入的20.8%,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12490亿元。
同时,公司架构上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在集团职能平台中新增了“半导体业务”,由海思升级而来,和2012实验室、供应体系等并列。对应的在区域组织,也就是核心六大产业上,将原先海思更名为“芯片与器件业务”,从中能看到华为的最新布局和技术实力。
华为轮值董事长孟晚舟表示,质量不仅是客户的需求,也是我们的责任,华为已经把质量管理提升到了战略高度。“高质量、产品生命周期内免维护”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坚持以质取胜,夯实战略纵深的基准点,做强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路线年,我们将进一步把“以质取胜”落实到各项管理制度和业务活动中,坚持质量目标牵引,不断提升质量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