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在中国市场面临巨大挑战,国产辅助驾驶芯片如地平线、芯擎科技、爱芯元智等崛起,车企自研芯片如蔚来、小鹏、理想等也在逐步落地。
2.英伟达的成功在于其软件生态,如DriveOS、DriveWorks、PVA等,但国内企业逐渐意识到软硬协同才是辅助驾驶的立足之本。
3.然而,国内企业在辅助驾驶芯片领域仍需加强软件建设,以满足监管要求和技术本质回归。
4.随着上海车展临近,如何在创新与安全间找到平衡点将成为所有车企必须面对的课题。
前两天,因为H20的问题,黄仁勋脱下皮衣,穿上西装,来到了北京。毋庸置疑的是,英伟达在中国市场面临着巨大挑战。
而在汽车领域,蔚来、小鹏、理想、小米、极氪、比亚迪、奇瑞、长城等都是英伟达辅助驾驶芯片重要客户,尤其是几家新势力,很难甩掉Orin-X这根拐杖。
但新一代Thor迟迟难以面世。与之相对的是,国产辅助驾驶芯片正在崛起,同时车企自研芯片的靴子也开始慢慢落地。
事实上,之所以英伟达在辅助驾驶领域经久不衰,其实并非只有算力,而是一整套生态。英伟达DRIVE Orin和Thor芯片的强大性能离不开其软件生态的支持:DriveOS作为底层安全操作系统集成了CUDA、TensorRT等核心组件;在此基础上,DriveWorks中间件提供了传感器抽象、数据记录等关键功能;创新的PVA(可编程视觉加速器)方案通过硬件卸载优化AI工作负载;基于USD标准的Omniverse仿真平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解决了如何验证辅助驾驶系统在复杂现实场景中的表现的问题。
有行业人士指出,芯片工具链的成熟度直接决定了开发效率与产品体验,这正是英伟达持续投入的重点领域。通过Parker、Xavier到Orin三代芯片的迭代,英伟达已构建起完整的开发工具链体系。自2017年在CES推出NVIDIA DRIVE自动驾驶平台以来,其软件生态持续进化,形成了从DRIVE AGX开发平台、DRIVE Constellation仿真验证到DRIVE Hyperion实车测试的闭环开发流程,配合NVIDIA DGX进行AI训练,为量产落地提供全栈支持。理想汽车CTO王凯就特别强调,英伟达成熟的工具链能快速定位问题,是其选择合作的关键因素。
这种软件优势源于英伟达的长期技术积淀。早在2007年推出的CUDA架构就将复杂的GPU计算抽象为简洁的编程接口,完善的软件生态使其成为AI开发者的首选平台。如今在智能汽车领域,英伟达正在重现这一成功路径,通过构建从芯片到算法的完整工具链,持续巩固其在自动驾驶计算平台领域的领先地位。
地平线系列辅助驾驶计算平台,其算力范围覆盖10TOPS至560TOPS。而在前两天的发布会上,地平线P)两款芯片已完成流片并成功点亮。
作为该系列的旗舰产品,征程6P被誉为智驾六代机皇。其集成了CPU、GPU、NPU、MCU和VPU五大计算模块,采用18核Arm Cortex-A78AE CPU架构,集成4个BPU Nash核心,支持1800万像素前视感知系统,图像处理带宽高达5.3G像素/秒。
该芯片搭载256位LPDDR5内存,峰值算力达560TOPS,性能表现相当于两颗NVIDIA Orin-X芯片的组合。晶体管规模达到370亿晶体管,相比前代征程5的200亿晶体管,提升将近85%。
据了解,该产品的亮点在于高集成度,由于整合BPU、CPU、GPU、MCU等计算资源,单芯片支持从感知到决策的全栈计算,降低车企的硬件采购和集成成本。
软硬结合是地平线的杀手锏。余凯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地平线是一家“披着软件外衣的硬件公司”。过去,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原本坚持只做芯片的发展路径,将算法开发完全交由合作伙伴完成,但关键人物苏箐扭转了余凯的想法。虎嗅一篇文章显示,地平线高阶辅助驾驶方案 Superdrive 最初基于 J5 开发,但后来发现难以落地,地平线)的产品设计上打破了硬件独立开发的路子,而是基于对算法及趋势的理解倒推硬件架构,从软件的思路和需求出发做硬件。
本次发布会上,地平线也一同发布了自己的辅助驾驶方案——地平线的HSD。得益于Horizon Cell弹夹系统,地平线HSD推出了三个版本,分别是HSD 300、HSD 600和HSD 1200三个版本,用来满足不同价位,不同算力需求的产品。
地平线针对智能驾驶的信任危机,提出了HSD系统的四大核心指标:首先是安心度,强调系统需具备平顺的预防性驾驶能力,精准识别各类路况与障碍;其次是专业度,要求驾驶决策既拟人化又超越人类经验,如灵活变道和路线规划;第三是亲密度,关注人机交互的直观性和决策透明度;最为关键的是可信度,主张实事求是的技术宣传,让用户建立合理预期和真实信任。这四大指标共同构建了智能驾驶系统的用户信任体系。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也在地平线发布会现场为HSD站台。地平线与奇瑞集团的战略合作成为征程6P的重要里程碑:该芯片将作为奇瑞HSD(Horizon Super Driving)城区辅助驾驶系统的核心计算平台,计划于2025年9月在奇瑞旗下星途品牌实现全球首次量产搭载。
芯擎:“星辰一号”性能对齐一线芯擎·生态科技日,芯擎科技正式发布了7nm制程的自动驾驶芯片“星辰一号”(AD1000)。
星辰一号采用7nm制程工艺,在计算性能和安全性能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该芯片单颗CPU算力达250KDMIPS,NPU算力512TOPS,通过4颗芯片协同可实现最高2048TOPS的算力输出。其集成了高性能VACC和ISP处理单元,内置ASIL-D级功能安全岛,支持多达20路高像素摄像头及多模态传感器融合,全面覆盖L2~L4级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需求。
芯擎科技CEO汪凯强调,星辰一号相较主流辅助驾驶芯片具有三大核心优势:第一,计算性能突出,CPU算力超出行业平均水平10%,NPU算力达到竞品的2倍,经算法优化后AI性能可提升至竞品的3倍,完全满足城市NOA和全场景NOA需求,同时NPU原生支持Transformer架构,配合三倍于竞品的存储带宽,为复杂场景处理提供硬件基础;第二,安全性能卓越,内置MCU,包含ASIL-D功能安全岛,同时芯擎科技还首次将自研高性能国密算法IP CE1000用于高阶自动驾驶芯片,全面保障了“星辰一号”在自动驾驶数据采集、清洗、脱敏、标注、传输等完整过程的安全及合规;第三,ISP性能达行业水平的160%。
最近,爱芯元智完成1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信息引发了关注,这家厂商在智驾芯片领域也很活跃。
爱芯元智在辅助驾驶领域主推两款芯片:面向基础ADAS应用的M55H芯片,主要应用于一体机方案,已在多款车型上量产落地;以及针对中高阶智能驾驶的M76H域控芯片,这颗芯片主打应用形态为行泊一体域控制器,而且原生支持BEV+Transformer架构,能助力车企实现高速导航辅助驾驶(NOA)以及自动泊车(APA)功能,最高可实现城区的记忆领航(ICA)。
M76H NPU算力60TOPS,集成8核高性能CPU,算力充沛,可以满足高阶智驾系统的感知处理和计算需求;自研的ISP拥有的处理能力,感知处理能力出众,面对黑光环境、HDR宽动态、雾化等情况能实现场景增强,看得更准确、清晰。
此外,M76H的被动散热算独树一帜。M76H芯片在125℃结温下热功耗(TDP)小于10W,基于M76H芯片打造的行泊一体域控,可以轻松实现被动散热,成本层面更为优化,同时满足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搭载需求。与市面上一些M76H芯片的竞品都是主动散热相比。
爱芯元智同样注重软硬件系统一体,自研了可以支持端到端、AI应用的工具链。
必一运动sport网页版登录
特斯拉自研之路英伟达迟迟“不上菜”,中国车企已不愿继续空等。此时,一条路就显现出来——复刻特斯拉FSD芯片自研之路。
以特斯拉的HW3.0为例,其搭载了两颗FSD芯片,单颗芯片仅为72TOPS,总体数值明显低于同期的英伟达Orin的单颗芯片254TOPS和高通Snapdragon Ride的100TOPOS,但却可以运行FSD最新的端到端版本。之所以能够实现这种“以小博大”的效果,在于其优秀的软硬件协同优化,而Orin则为了兼顾通用性,可能因数据搬运和冗余计算损失效率。
蔚来是推进自研芯片最为积极的车企之一。3月21日,蔚来董事长、CEO李斌在蔚来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电线开始会逐步使用自研芯片,目前没有使用英伟达Thor智驾芯片计划。
2024年7月24日,NIO IN 2024蔚来创新科技日蔚来展示了蔚来神玑NX9031,性能表现超出预期。作为业界首款采用5nm车规工艺制造的高阶辅助驾驶芯片,蔚来“神玑NX9031”拥有超过500亿颗晶体管,芯片和底层软件均已实现自主设计,不论是综合能力还是执行效率,一颗自研芯片能实现四颗业界旗舰芯片的性能。
在2025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又透露,ET9搭载的自研辅助驾驶芯片神玑NX9031的研发投入约相当于建设1000座换电站。公开数据显示,蔚来三代换电站的单站成本从初代的300万元逐步降至150万元,按此推算,该芯片研发投入可能高达15亿元。
香港上市发布会时,对外正式表示,原计划于今年下半年量产上车的自研“图灵”芯片,将提前至二季度内由全新车型首发搭载。去年11月,2024小鹏AI科技日上,小鹏发布图灵芯片,它是一款专为AI设计的处理器,具备40核处理器,能够本地运行30B参数的大模型。该芯片集成了2个NPU和面向神经网络的特定领域架构,为AI汽车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
按照单颗Orin X的算力250TOPS来算,小鹏自研的图灵芯片AI算力或超过750TOPS。相当于三颗英伟达Orin X芯片。何小鹏透露,在2024年10月,小鹏汽车已经在图灵芯片上成功实现了辅助驾驶功能。未来,AI汽车将至少搭载3颗图灵芯片,以提供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更智能的驾驶体验。
理想也是争霸赛的行列之内,不过,推进的路上似乎遇到了一些难题。据证券之星报道,去年底理想汽车自研的芯片项目5nm“舒马赫”流片结果不及预期,公司不得已继续使用供应商方案。不过英伟达今年即将量产的Thor-U MAX芯片有望解决这一难题。近期,理想团队内部正在调整分工,NPU负责人的权力在逐渐加强。
必一运动sport网页版登录
随着国内辅助驾驶市场已形成清晰的梯队分化,联系最近中美目前的地缘政治摩擦,可见国内辅助驾驶芯片即将拥有很长足的发展。这些国内公司,也愈发关注到“软件定义汽车”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在软件上的建设。
近日,国家开始加大对于智驾/辅助驾驶的监管力度。4月16日,工信部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对智能驾驶、OTA、汽车审查和整改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公告中特别强调,汽车企业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
随着上海车展临近,如何在创新与安全间找到平衡点,将成为所有车企必须面对的课题。这场由监管、市场和血泪教训共同驱动的行业变革,或将重塑智能驾驶/辅助驾驶的发展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