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1日,为持续推动“合力+华为”在智能物流领域深度协同创新合作,合力与华为共同揭牌“联合,与华为形成“行业深耕力×技术专长力”乘数效应,双方共创共建将不断拓宽智能物流场景应用边界。
3月27日,拓邦股份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5.01亿元,同比增长16.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1亿元,同比增长30.25%。
3月24日,越疆机器人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公司2024年收入达到3.7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0.3%,亏损9536万元人民币,亏损同比收窄7.6%,NonGaap亏损3645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收窄55.4%。
埃斯顿3月2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参股的埃斯顿酷卓已于2024年9月24日在上海工博会上发布第一代人形机器人CODROID 01,并正在进行下一轮的设计与小批量工业场景验证,配合工业机器人在智能生产线和智能工厂中进行应用。
3月25日,半导体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Gyro捷螺智能日本子公司「Gyro 捷螺智能株式会社」于大阪正式成立。作为继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新加坡之后的第四大海外运营中心,此举标志着捷螺智能全球化战略进入新纪元。
3月25日,vivo宣布,公司已正式成立机器人Lab,进军机器人行业,主攻消费级市场,研发个人和家庭场景的机器人产品,让技术走出实验室,回归用户生活并解决痛点。
3月24日,京东已切入具身智能领域,侧重家用场景,现已成立相关业务部门。行业人士透露,京东非常重视人工智能、自动化以及机器人等领域的创新和应用,内部也有多支团队布局具身智能等前沿方向的研发。
3月28日,大族机器人正式更名为“华沿机器人”,以品牌焕新作为战略支点,开启全球化进阶之路。
3月21日,国家药监局 批准北京企业唯迈医疗 ETcath 介入手术辅助系统上市。
3月25日,江苏睿恩新能源与杭州海康机器智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新能源技术与智能物流系统深度融合展开全方位协作。同日,睿恩新能源与江苏泛华进出口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深度融合研发制造与全球化服务能力,剑指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国际核心市场工业级产品的应用与推广。
3月25日,新石器无人车与RoboSense速腾聚创正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物流领域无人车全天候、全时段、全场景通行的需求深度协同,打造无人配送解决方案,共同提升无人车在复杂场景和多元环境下的精准运行能力,满足快递网点接驳、商超配送等多种专业化配送场景。
3月28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公布2024年度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设名单,先临三维成功入选。
3月25日,伟创电气在投资者平台上表示,公司参股公司深圳市伟达立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集合各方优势,针对于机器人迭代发展及机器人有关的精密机械零部件、机器人关节、控制器、驱动器、减速器等关键组件,打造具备强竞争力的机电一体化核心零部件产品,如旋转关节模组(谐波/行星),直线关节模组等。
中鼎股份3月2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2025年3月,公司召开董事会拟与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协议书》,在合肥市包河区投资建设智能机器人项目总部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中心,共同推动机器人谐波减速器、关节部件总成等产品生产配套的发展战略,目前业务在正常进行中。
3月26日在,凯尔达表示,凯尔达人形机器人将放弃凯维力传感增资扩股的优先认缴出资权。本次增资完成后,王仕凯、杨晓将分别持有凯维力传感5%的股权,公司全资子公司凯尔达人形机器人对凯维力传感的持股比例将由65%降至58.50%,凯维力传感的注册资本将由人民币285.7143万元增加至人民币317.4603万元,凯维力传感仍为公司控股子公司,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不会发生变化。
3月26日,宁德时代发布消息称,公司已取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若本次在港股市场成功上市,宁德时代将形成“A+H”股的格局。
3月27日,奥比中光在投资者平台上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已与国内外超百家机器人企业达成合作,包括优必选、追觅、擎朗智能、普渡科技、高仙机器人、LionsBot、斯坦德等。
三花智控在3月27日的电话会议上表示,在仿生机器人领域,公司聚焦机电执行器,全方面配合客户产品研发、试制、迭代并最终实现量产落地。目前,仿生机器人产业作为公司第三大核心战略板块进行拓展。
3月28日,深圳麟动具身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董德平,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制造;人工智能双创服务平台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亿嘉和企业等共同持股。
3月27日,均胜电子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均胜电子实现营收约55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约1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1.8%至16.3%;经营性净现金流增长至约46亿元。
3月28日,金明精机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介绍,公司在生产环节逐步引入工业机器人用于抛光、打磨、焊接等生产制造场景,提升精密生产线复杂零件的加工精度,并筹划搭建智能化立体仓库系统集成项目,加速提升生产车间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工业制造效率和自动化水平。
3月27日,三花智控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79.47亿元,同比增长13.80%,归母净利润30.99亿,同比增长6.10%。
3月27日,东风柳汽宣布将于其汽车制造工厂内部署20台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 Walker S1,并计划在上半年完成,应用于汽车整车制造,提升其制造工厂的智能化和无人化水平及效率。
3月25日,优必选科技宣布,奥迪一汽近期在长春建设的全新先进生产基地开始生产纯电动车型,首次引入优必选的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在汽车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流程试点项目,执行空调泄漏检测任务。
3 月 28 日,软银集团正酝酿一项在全美建设集聚人工智能工厂的产业园区计划。该集团可能承诺与美国政府共同投入超过 1 万亿美元(注:现汇率约合 7.27 万亿元人民币),规模远超此前公布的 5000 亿美元“星际之门”AI 网络基建计划。面对劳动力短缺问题,软银致力于打造搭载 AI、实现自主运行的机器人工厂集群。
3月26日,在智元首届供应商大会上,鼎智科技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高效的交付能力和优质的服务,荣获智元机器人颁发的“优秀合作伙伴奖”。
3月21日,柴孚机器人发布新品ClusterPack² X™,该新品是一款高度自动化的智能生产系统,集成柴孚 ALPHTIC 系列重载工业机器人,并融合智能视觉、力控传感与自动化物流技术,可实现电池 PACK 的精准搬运、自动对接及高精度装柜。
3月26日,阿童木机器人正式推出面向海外市场的AM-20——AM-40共三大系列七款海外版协作码垛机型。
3月25日,西门子在上海举行以“中国加速2.0”为主题的智能制造创新产品发布会,重磅发布18款面向中国市场的新品,覆盖PLC、变频器、伺服驱动系统、虚拟调试软件等工业自动化、数字化产品及服务。
3月24日,雷赛智能正式发布S系列“超强”运动控制PLC。该新品具备小巧全能、超薄紧凑、超强运控、易学易用等优点。3月26日,雷赛智能发布DH116灵巧手。
必一运动sport网页版登录
3月26日,发那科发布全新系列移动复合机器人,该新品可搭载全系列CRX协作机器人,负载5~30kg,最大臂展1889mm,整体防护等级IP67,配备6轴力控可实现工件和刀具高精度搬运。
必一运动sport网页版登录
3月26日,科盟创新发布新一代轻量化谐波减速机、轻量化摆线减速机、铝钢复合减速机等新品。其中,铝钢复合减速机内外轴复合结构减重33%,扭矩密度+50%,寿命延2倍,模块化设计支持快速替换同类产品,适配工业机器人/数控设备
3月26日,由中船海神公司与云深处科技公司联合自主研制的全球首款“急救(转运)机器人”在京正式亮相。“急救(转运)机器人”,选配“四足、四轮和履带”三种“行走方式”,具有“行走、奔跑、爬楼、爬坡、趴下、避障和越障”七大能力,具备“呼吸、监护、输液、B 超、除颤、心肺复苏和供氧”七大功能,能在-20°C 至 55°C 环境稳定运行,自动精准地对伤员实施“动中急救”,广泛应用于自然灾害救援、复杂环境作业、安全事故救援、战场急救和院前院内转运等多种场景。
3月24日,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及建筑学院联合研发了自动化线控砌砖机器人CU-Brick,并首次应用于本地建筑项目──中大校园内的「再生园」。CU-Brick是一种线缆驱动平行机器人,配备无线夹持末端执行器及六个不同方位自由度(DoF),提供卓越的灵活性与弹性。
3月25日,华睿科技发布七大系列视觉产品创新成果。通过构建底层算子接口-多样化软件平台-专业化图像采集系统三位一体的自主研发生产体系,持续驱动产品实现小型化、低功耗、高帧率及智能化,向极致性能不断迈进。
3月19日,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联合商汤研究院、北京大学、上海AI Lab等机构,正式开源具身智能框架UniAct(Universal Actions)。这一框架通过构建首个通用动作空间,突破了不同机器人(如机械臂、四足机器人、自动驾驶系统)因物理形态和控制接口差异导致的动作异构性瓶颈,为具身智能的跨平台泛化提供了底层解决方案。